欢迎访问陕西迪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
高盐废水到底该用什么工艺去处理?

文章出处:水处理新视野责任编辑:迪恩水处理作者:迪恩水处理

高盐废水是指含有有机物和至少3.5%(质量浓度)的总溶解固体物(TDS)的废水。这种废水来源广泛,一类是化工、制药、石油、造纸、奶制品加工、食品罐装等多种工业生产过程中,会排放大量废水,水中不但含有很多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,伴随着大量钙、钠、氯、硫酸根等离子。另一类是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,部分沿海城市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生产用水或是冷却水。

1、加药混凝—气浮、沉淀传统预处理工艺
当含盐原水 COD 浓度在 5000mg/L以下,而且对结晶盐质量没有要求时,传统工艺是将含盐原水经过“调节—加药混凝—气浮、沉淀” 预处理后,再进入“蒸发浓缩结晶除盐系统”。该方法投资少,运行成本低,但结晶盐质差,难销售。
2、芬顿或电芬顿催化氧化预处理工艺
芬顿试剂含有 H2O2和 Fe2+,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,且反应速度快,投资低,出水经沉淀净化后可实现预处理目的。
芬顿或电芬顿催化氧化工艺要求特定的反应条件:PH值2—4,而且产生较多含铁污泥,出水会有颜色。当含盐原水PH值偏低时使用较经济,否则“加酸降 PH,加碱中和”的过程增加运行成本。COD浓度在10000mg/L左右尚好,如过高,就要多级氧化净化处理,芬顿工艺就无优势了。

3、双膜法预处理工艺
先利用孔径在20—2000Ao(10-6.5-10-4.5cm)的半透膜进行超滤,可截留蛋白质、各类酶、细菌等胶体物质和大分子物质在浓缩液中,而水、溶剂、小分子和形成盐的离子则可通过膜,进入透过水中。
由于透过水水量减少,而盐量没变,所以透过水含盐浓度增加。这时再用孔径在1—20Ao(10-7.5-10-6.5cm)的半透膜进行反渗透,无机盐、糖类、氨基酸、BOD、COD 等被截留在浓缩液中,只有水和溶剂进入透过水中,盐在浓缩液中浓度进一步增加,送去蒸发结晶除盐。
双膜法除盐的优势在于大幅度降低了蒸发结晶除盐的水量,从而明显降低蒸发结晶除盐的运行成本和投资。但要注意以下问题:
超滤前要调PH为中性、去硬度、去SS净化等;
原水含盐量在5000mg/L以下,否则透过水量就太低了,脱盐率也降低;
由于膜要经常水洗、酸洗、碱洗保护,膜的使用寿命也有限,运行成本也是比较高的
最大的问题是截留下的更高污染的浓缩液怎么办?如能提取有价物质或有大量可生化废水稀释一起处理还好,否则,如回用会增加污染积累;如焚烧,则投资和运行成本极高;
对含盐量超过5000mg/L的废水可直接蒸发结晶除盐了,再用膜法没什么意义,但是要提醒的是:蒸发结晶除盐前还是要进行有效预处理的。

4、臭氧/催化/混凝复合预处理工艺
以臭氧为强氧化剂并复合催化剂和混凝剂,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充分的交联协同反应,可使废水中的环链和长链断开,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。
创造合适的反应条件,也可充分地氧化废水中溶解的有机污染物,破坏废水中的胶体、发色团、发臭团,去除废水中的 COD、BOD、SS、异味和一些颜色,但不能去除盐份和较多的氨氮。
由于以臭氧为强氧化剂并复合氧化性质的催化剂和混凝剂,所以在整个去除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产生的泥量很少,而且反应环境、形式与过程都比芬顿工艺简单的多,可多级串联运行,确保出水达到预期指标。
含盐原水PH值为2—4的含盐原水可首选芬顿工艺预处理;

PH值5以上的高浓COD且含盐量大于5000mg/L的含盐废水可选臭氧/催化/混凝复合预处理工艺;

含盐原水色度高或氨氮高,则必须单独进行脱色和脱氨处理;
5、蒸发结晶除盐工艺
对于含盐溶液,由于其溶解度的不同,其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有两种方案,第一是对于溶解度随温度不大的物系,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,二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系,一般采用冷却溶液的方法。
含盐废水一般均为多种盐的混合物,由于同离子效应的存在,其溶解度曲线和溶液的沸点均不同于单一物系,一般其饱和溶解度要低于单一物系的饱和溶解度,沸点高于同浓度下单一物系的沸点。所以要准确掌握多组分盐的溶解度和沸点必须通过实验求得,这是蒸发除盐设计的关键所在。
对于蒸发除盐浓缩终点的设计,主要取决于后续分离设备的匹配,选用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,其出蒸发器溶液含固量应10%左右,选用双级活塞推料料离心机,其出蒸发器溶液含固量为50%左右。
蒸发结晶器的设计是蒸发除盐装置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,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因素:晶核的生成、过饱和度的控制、短路温差的消除、大颗粒盐的即时分离、强制循环的方式和流速、气液分离强度等。

  1. 技术人员会给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资料

  2. 您可以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技术部10分钟之内与您联系
  3. (系统只能识别正确的手机号码)请确保联系方式准确无误,或您也可以联系我们
  4. 电话:15091337520
  5. 个人信息安全:
  6.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第四十条至第四十五条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是我们的义务。
友情链接:
备案信息:陕ICP备1801869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