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陕西迪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
印染废水脱色方法

文章出处:迪恩水处理责任编辑:迪恩水处理作者:迪恩水处理

印染废水因富含各类染料、助剂及纺织纤维杂质,色度高且成分复杂,脱色处理是实现达标排放的核心环节。目前行业内形成了物理、化学、生物三大类成熟处理技术,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废水性质灵活选择。

物理法的核心是通过物质转移实现脱色。活性炭吸附凭借多孔结构对染料分子的强吸附力,在小型印染车间应用广泛,尤其对酸性、直接染料的去除率可达 85% 以上,但处理高浓度废水时需频繁再生,运行成本增加。膜分离技术中,纳滤膜能截留分子量 200-1000 的染料分子,对水溶性染料的脱色率超 90%,且出水可直接回用,但膜组件易受悬浮物污染,需配合预处理工艺延长使用寿命。

化学法通过破坏发色体系达到脱色目的。混凝沉淀是工业界的主流选择,聚合氯化铝与染料分子形成的絮体可快速沉降,对分散染料、还原染料等悬浮态色素的去除率达 95%,处理 1 吨废水成本仅需 1-3 元,但会产生大量污泥需后续处置。臭氧氧化借助强氧化性断裂染料分子的共轭双键,对活性染料的脱色反应在 30 分钟内即可完成,同时兼具杀菌作用,不过臭氧发生器的能耗较高,更适合日处理量低于 500 吨的企业。

生物法依靠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色素。活性污泥法通过驯化的菌群吸附分解天然染料,在处理棉纺印染废水时,色度去除率稳定在 70% 左右,且运行成本低廉,但对人工合成染料的降解效果有限。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将脱色菌包埋于载体中,可耐受更高浓度的染料冲击,对蒽醌类染料的降解率比传统工艺提升 30%,尤其适合难降解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。

实际工程中多采用组合工艺:针织印染废水常用 “混凝沉淀 + 生物接触氧化”,先通过混凝去除大部分悬浮物,再经生物处理降解可溶性染料,总脱色率可达 90%;化纤印染废水则适用 “臭氧氧化 + 超滤” 工艺,臭氧破坏染料结构后,超滤截留残余色素,出水可满足车间回用标准。

选择脱色工艺时,需结合染料类型(如酸性染料宜用吸附法,分散染料适合混凝法)、废水浓度及排放要求综合评估。随着环保标准趋严,兼具高效与低成本的组合技术将成为印染废水脱色的主流方向。

  1. 技术人员会给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资料

  2. 您可以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技术部10分钟之内与您联系
  3. (系统只能识别正确的手机号码)请确保联系方式准确无误,或您也可以联系我们
  4. 电话:15091337520
  5. 个人信息安全:
  6.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第四十条至第四十五条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是我们的义务。
友情链接:
备案信息:陕ICP备18018694号-1